第926章 出县城拜访洪秀才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孙山怀疑自己就是大乾的“名落孙山”,说不定以后每一个落榜生都会把他的名字念一遍。

    当然孙山不希望凭这点出名,更希望能做出为民谋福祉的政绩名垂千史。

    当然这些是后人的事,做人还是要活在当下。

    孙山高兴地说:“夫子,那你幸运了,能认识我这样一个奇人。说不定我被后人熟知,典故中还提到你。哈哈哈,夫子,你也跟着我一起名留千史。”

    李白的“不及汪伦送我情”,苏轼的“怀民亦未寝”,杜甫的“焦遂五斗方卓然”。

    让不出名的人随着出名的人而出名。

    说不定孙山名留千史,也使黄阳县一个小小的教书先生让后人铭记。

    洪秀才听到孙山如此大口气地说话,无语了。

    真会顺着杆子爬上来,一点也不谦虚。

    孙山抽出一叠小报,指给洪秀才看:“夫子,你看看,这是京城的小报,里面出现了洪氏学堂。京城的百姓也知道千里之外的黄阳县有一间洪氏学堂,里面有一个姓洪的夫子。”

    洪秀才一愣,急着看向孙山手指指的地方,急着问:“到底怎么回事,你给为师仔细解说。”

    于是孙山又开始吹水了,讲述自己在京城多么受欢迎,天天有收不完的礼物,看不完的情信。

    非常傲娇地说:“京城的姑娘老是追着我跑,吓得我躲在房间里,不敢出来。哎,京城的百姓跟黄阳县的百姓完全不一样,他们实在太奔放了。”

    洪秀才定睛一看,还真看到“洪氏私塾”四个字,手不由地颤抖。

    抑压内心的激动说到:“真的是写到我的学堂,想不到我的学堂也被记在小报里,被大家熟知。”

    孙山得意地说:“夫子,你得好好谢谢我。要不是我,京城的百姓哪里知道你的学堂。”

    这句是大实话,只不过不好听。

    洪秀才无奈地摇了摇头:“你啊,去了一趟京城,性子更张扬了。”

    孙山立即顺着麻杆攀附,附和到:“夫子,我难得高中,此时不张扬更待何时。夫子,这是我最荣光的时刻,错过这样机会,以后说不定没机会了。”

    就像当初考上985,211大学,人生最巅峰时刻,之后就没之后,回归平静,沦为默默无闻之人了。

    这话洪秀才可不同意了,连连摇头说:“考上进士,只是开始,为师相信你以后飞得更高更远。阿山,为师相信你会是个为百姓谋福祉的好官,会是万古流芳的,受百姓爱戴的好官。阿山,为师看好你。”

    洪秀才就有这样一种直觉,认为孙山前途不可限量,将来肯定能做出一番事业。
    第(2/3)页